從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管的現實需要出發,研究了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管理與政府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的總體框架及其軟、硬件結構,并開發出了網盡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管信息系統。
該系統主要包括重大危險源辨識、安全評價與分級、遠程實時監控、應急救援預案及指揮、選址與安全規劃等子系統,為我國建立全國重大危險源監控信息網絡系統提供了一個標準的、先進的信息化平臺。該信息系統已經杭州余杭區等重大危險源監控網絡系統建設試點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提高了重大危險源監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系統建設需求 網盡重大危險源主要涉及油庫、化工倉庫、液化氣庫、炸藥倉庫、加油站以及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這些重大危險源單位存在著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及毒物泄漏的場所和設施,若不能實施有效監控管理,就有可能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網盡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平臺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監控和監管的需要。
通過監控系統平臺建設,將重大危險源單位(企業端)采集的現場照片及各種安全參數數據信號(如溫度、壓力、液位、有害氣體濃度等),通過寬帶(光纖)網絡傳送到系統平臺進行存儲和顯示,可實時了解重大危險源的安全和管理狀況,并對可能使重大危險源由安全狀態向事故臨界狀態轉化的各種參數變化趨勢給出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及時查找安全隱患并進行整改,把重大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全監管部門也可通過系統平臺查閱企業端上傳的有關數據,對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單位實施重點監管。
系統設計原則 從網盡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平臺的性能、質量和經濟方面考慮,系統建設方案的設計應遵循五個原則:一是技術先進,運行可靠。要采用符合安全科技發展趨勢的先進技術,并充分考慮技術的成熟性,保證系統安全平穩運行。二是資源整合,信息共享。要采用接口轉換等技術手段,整合現有的資源,實現監控系統與部門業務系統等的互聯互通,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三是注重內容,講求實效。既要重視系統軟、硬件建設,又要重視信息源建設,保證系統的實用性。四是性價比高,支撐有力。既要重視系統功能和質量,又要考慮系統建設和運行成本,使系統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并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服務。五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可擴展性,采用模塊化結構,既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又能適應技術和應用發展的要求。
系統組成及連接 (一)系統平臺的組成
網盡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平臺建設采用模塊化結構和分布式存儲系統。系統平臺(不含企業端)主要由業務控制中心、監控中心和傳輸網絡三大部分組成。業務控制中心包括中心管理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含磁盤陣列等存儲模塊)、接入服務器和分發服務器等;監控中心包括中心控制臺、遠程副控臺、數字顯示終端、中心控制機柜和硬解碼服務器等;傳輸網絡有局域網、寬帶廣域網。企業端部分主要是信息采集儀器等。
(二)系統的網絡連接
網盡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主要利用寬帶(光纖)網絡端口,將分散、獨立的重大危險源遠程監控終端(企業端)的圖像及安全參數信息采集點進行聯網,并與系統平臺相連接,進行圖像和安全參數信息的遠程傳輸。
系統設備配置 (一)企業端設備配置
每個重大危險源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設置1個或多個監控點,主要配置視頻服務器、攝像機、信息采集儀器和報警裝置等設備。
1、視頻服務器。視頻服務器是將現場采集的視頻圖像、參數數據和語音等信息經過數字壓縮后,通過網絡向系統平臺數字圖像顯示系統傳輸信息的設備。
2、攝像機。在每個監控點安置可控組合的一體化攝像機或固定方位攝像機,對現場及周邊環境進行多方位、全天候的視頻信號采集。
3、信息采集儀器。每個重大危險源單位,可根據自身工藝、設備的監控要求,設置相應的安全參數信息采集儀器,實時采集有關安全參數數據。
4、報警裝置。企業可設置警燈、警號等報警裝置,并進行有關報警參數設定實現報警功能。
(二)系統平臺設備配置
1、中心管理服務器。中心管理服務器是整個系統的控制管理中心,它負責存儲服務器、中心控制臺、遠程副控臺、顯示終端以及工作狀態監視管理等。
2、存儲服務器。存儲服務器是整個系統的存儲管理中心,它負責所有圖像和參數信息數據庫存儲模塊的管理和監測,平衡網絡中數據信息流,并對企業端視頻服務器傳送的視頻信息包,按照編號、時間和安全等級進行分類存儲,并建立完善索引目錄。
3、綜合管理服務器。綜合管理服務器負責用戶管理、機構(區域)管理、系統平臺設備管理、網絡維護管理,以及權限管理、日志管理、報警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詢等。
4、中心控制臺。中心控制臺是整個圖像和參數處理系統的操作界面,也是整個系統平臺的核心控制部分,用戶通過對它的操作,來實現系統管理和圖像及參數管理。
5、遠程副控臺。通過遠程副控臺,企業可根據獲得的授權,對WAN上相關的圖像或歷史記錄進行訪問和調用。
系統平臺主要功能 報警功能、控制功能、初始化設置功能、權限管理功能、其他管理功能